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观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

类别:相关知识 日期:2017-11-28 14:33:34 人气: 来源:

  为什么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少数几人组成的文艺团队,简单的设备,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价值和社会价值?

  11月22日,自治区党委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区上下传达学习11月21日习总给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此刻孕育长久的一种感受便更加无法按捺了。

  今年8月底,我在人民会堂观看了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和全场观众一样受到了强大的感染和震撼,勾起了无数特定的记忆。几个月来,此种情愫浓得无法释怀,断断续续写了一些观感,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一再修改搁置。最近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习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艺工作的,重温了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习总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这种感受和情怀便喷涌而出。

  《我的乌兰牧骑》是锡林郭勒盟民族歌舞团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倾情编排的。全剧设置了序、四幕、尾声共六个章节,通过歌唱、舞蹈、对白、情景、道具、故事情节等表演和展现形式,以一支乌兰牧骑的故事,刻画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群体形象。该剧讲述了乌兰牧骑从草原诞生以来,以轻装简从、灵活机动的小分队形式,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在艰苦的条件下,承担和完成了文艺演出、宣传、生产帮助、生活服务等多项任务和功能,刻画一代乌兰牧骑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于基层牧民生活的宝贵及大爱情怀。我与旁边素不相识的观众短短几句话的交流,或有不同的赏析角度,却都有着一致的共同感受:一场以历史现实为背景的真情再现,一首来自心底的赞歌,一个需要和推崇的时代风貌,简约、质朴、真挚中传递与人的却是强大的正能量。有评价:“这部剧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了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所的民族和时代,是一部正能量、接地气的草原赞歌”。

  习总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首先肯定的也正是这种:“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舞剧是从一辆在漫天风雪中行进在草原上的勒勒车开始的,勒勒车上载着七八个乌兰牧骑队员,风雪最大的时候,勒勒车倾翻了,队员们连同怀抱的乐器滚落了一地。这样的表现手法并不夸张,且充满寓意。生活在的人,都经历和耳闻过:西部戈壁的风沙,东部草原的白毛雪。

  1957年,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大草原。这是一支“短小精干”仅有10个人的队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节目“小型多样”、易于演出;乐器“简单轻便”、少则四五件;全队只用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从此他们活跃在草原上、深入到偏远的牧民家中,在全区的草原上开了花。到1964年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得到毛和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1979年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摘自习总给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以下简称“摘自回信”)足迹踏遍了的山山水水,从茫茫林海到大漠戈壁,从城市乡村到边防哨所,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身影,唱响了全国,闻名于世界,成为的名片和骄傲,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摘自回信)。

  乌兰牧骑诞生和发展的背景,首先是在我们党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一方针下产生的。早在1942年,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即重点解决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阐明了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

  对于乌兰牧骑这种形式和所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几代领导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亲切了他们。周总理多次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于此,舞剧中通过听、看展览图片、传达等形式,予以了情景再现和展现,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乌兰牧骑的关心和关怀这一历史主题。

  乌兰牧骑不仅是一支文化的队伍,也是一支践行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的工作队,承担着“演出、宣传、、服务”等职能。他们能在台上演出,还能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达政策、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帮助生产、救火、送医送药救治病人等,就此,剧中都做了表现。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可见在当时的背景下,乌兰牧骑不仅是文化工作队,还是救助队、医疗队、宣传队、工作队等,带去了党和对基层各族群众的关怀温暖,密切了同农牧民的血肉联系,丰富了农牧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对农牧区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独特而深远的作用,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价值都是巨大的。习总在回信中特别肯定了乌兰牧骑“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乌兰牧骑是草原上文艺的花朵,开到哪里哪里就有了鲜艳和快乐;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星光和灯盏,照到哪里哪里就有了文化的光亮;乌兰牧骑也是一个个摇篮,为培育了无数的艺术人才,创作演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剧中主人公那日苏在那达慕大会上演唱长调一鸣惊人后,被文工团看中,但那日苏无法割舍与草原和牧民的深厚情谊,最终选择留下,剧中队长钢普力布与那日苏用不少的唱词和对白表现了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那日苏对草原的情感和选择,也是无数乌兰牧骑队员奉献、坚守基层、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剧中那日苏的恋人女队员萨仁高娃,最后又面临着无法言喻的割舍,最终服从组织要求,调到了。他们中有的虽然离开了草原、离开了乌兰牧骑,走到更高的舞台和岗位上,但却始终心系着草原和乌兰牧骑,永远是牧民的“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舞剧对舞台、道具、服装都做了符合客观历史的精心设计,简单、质朴,还应用了一些老物件,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许多道具巧妙重复使用,一点都不浪费。演员和牧民的服装简朴、干净,既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也不乏艺术气息和韵味,令人感到熟悉和亲切。在临近终场和谢幕的时候,年轻的演员们穿着多彩、亮丽的民族盛装,从舞台四面、观众席中拥向舞台,这也印证了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艺术的发展繁荣。

  舞剧着重展现了乌兰牧骑的诞生及其辉煌时期,也用有详有略、有跨越的艺术形式、客观地将乌兰牧骑6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在舞台上,包括后年轻人对其他文艺方式的追崇,乌兰牧骑由独树一帜到多种文艺形式交织并存的创新过程。然而当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拥立着老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共同舞台、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真挚、深刻、永久的乌兰牧骑情结。周总理曾经:“应该写个《乌兰牧骑赞》。”同志也强调:“在自治区的历史上,应当写上乌兰牧骑的一页!”习总在回信开始即写到“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乌兰牧骑也必将在新中国的文艺史上、在自治区的历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

  舞剧也用多种方式对蒙古族经典的舞蹈、长调以及乌兰牧骑结合时代特点自创的文艺节目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充分展示。打草、剪羊毛、扑灭草原大火、在牛羊栏上压腿、在河里洗衣服、架着勒勒车演出……生活虽苦,但队员们却情绪高涨,勒勒车走到哪里,哪里就撒下一串歌声、一片笑语。充满了生机、活力和那个时代饱满的气息,是舞剧给人的整体感受,也是最感染人和给人以力量的地方。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少数几人组成的文艺团队,简单的设备,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价值和社会价值?

  舞剧主题歌《我的勒勒车》反复这样唱到: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

  “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这句歌词也正深刻地了这一主题,因为这首歌是心中有人民、植根于人民、唱给人民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目前,乌兰牧骑在全自治区已发展壮大到75支、三千多人。同时时代也发生了变化,乌兰牧骑同样面临着如何保持生命力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但有一个规律不会变化,那就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正如习总在回信中最后寄语:“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为,大力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木工设备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